养生百科 诗词大全 搞笑图文 食物相克 周公解梦

上海师范大学

院校名称 上海师范大学
院校类型 普通本科
院校隶属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所在地区 上海
院校性质 公办
学校排名: 124

院校介绍

上海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时名上海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扩建为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1958年两所学院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学院。1972年至1978年与华东师范大学等五校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恢复上海师范学院。1984年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1994年10月,与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合并成立新的上海师范大学。1997年9月至2003年8月,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林师范学校黄陵卫生保健师范部、上海行知艺术师范学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先后并入或划归我校管理。学校下设17个二级学院、104个研究机构。另设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是我校与共青团上海市委共建的、旨在培养高层次青少年教育与研究人才的二级学院。上海师资培训中心、上海市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编辑部等机构也设在我校。学校还建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老年大学。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22302人,研究生5065人,夜大学学生12404人。学校被列入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以及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基地。截止2013年6月,我校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德国、法国、西班牙、波兰、丹麦、荷兰、比利时、芬兰、意大利、匈牙利、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爱沙尼亚、博茨瓦纳、赞比亚、以色列、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智利、墨西哥以及中国香港、台湾、澳门等37个国家和地区的266个高校和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等四个国家签有10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目前一年期以上在校的留学生1007人。学校先后在日本广岛福山大学、非洲博茨瓦纳大学和美国密苏里大学建有三所孔子学院。建校50余年来,学校培养了近16万名各级各类人才。在上海中小学中,近70%的中小学教师和近70%的中学校长都是我校的毕业生,其中有一批杰出的代表人物,如上海市教育功臣唐盛昌、刘京海、仇忠海和叶佩玉,全国优秀校长吴小仲和高润华,上海市首届师德标兵童莹莹和张育青等是我校毕业生中从事教育事业的杰出代表。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85个,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为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古典文献专业为全国重点培养古典文献人才的四个基地之一。旅游会展经济与管理、教师教育、汉语言文学、影视传播、英语、应用化学和生物技术等是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

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2个、自设博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共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54个、自设硕士点2个,另外还有1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学校已经建立起一批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国家重点学科;“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是上海地方高校中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源化学实验室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都市文化、计算科学和比较语言学是三个设在我校的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此外,学校还拥有14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5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3个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1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实验室。 2012年全年,学校科研经费达 20288 万元,其中文科科研经费为:4780万元,理工科科研经费为:15508万元。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和优秀青年学术人才,初步形成了一支以特聘教授为旗帜、有较大学术影响的学科带头人为中坚、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2845人,其中专任教师169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259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56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346人,占专任教师的79.36%,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85人。此外,还组建了一支597人的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包括5位院士级的特聘教授、100多位外籍教师。

学校现有徐汇和奉贤两个主校区,占地面积162万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7万多平方米,其中教室面积5.9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28.1万平方米、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场所7.9万平方米;两个中心图书馆藏书近355.88万册、有近100多个电子图书数据库和4个具有馆藏特色的资料库;建在我校的上海高校瓷器博物馆是上海市十大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馆;因古籍数量达10万册以上且善本古籍达3千册以上,经国务院专家组审批通过被授予“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校固定资产总值22.14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6.82亿元。

专业设置

人文与传播学院

人文与传播学院是上海师大教学与科研都最具实力的学院之一,现有教职工195名,其中教授、研究员60名,副教授、副研究员55名,博士生导师55名,硕士生导师(含博导)112名,享受国务院津贴7人。

学院下设1个三级学院和1所8系,分别是:女子文化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中文系、历史系、文化典籍系、广告学系、影视传媒系、社会学系、信息管理系、出版传媒系。建有文学研究所、语言研究所、儿童文学研究所、中国创意产业研究所、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非洲研究中心、中国新广告研究中心等19个研究所(研究中心)。

学院共有13个本科专业,既有师范类,也有非师范类。学院拥有2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7个硕士点,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基地,2个上海高校E-研究院,1个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上海市重点学科,4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3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学院分为两大板块:人文板块和传播板块。人文板块内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文科基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简称“文科基地”),也是2008年批准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古典文献专业为全国重点培养文献人才的四大基地之一;传播板块内的各专业奉行“思想、传播、创新”的务实精神,与业界建有广泛联系。

学院建有资料中心、文科综合实验中心和广告学专业创新创业中心,占地面积810平方米,拥有图书18.4万册,杂志2.5万册,其中包括一些大型丛书。资料中心建有古籍珍本特藏室、外文特藏室、广告资料特藏室等12个特藏室。文科综合实验中心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左右,下设PC机房、苹果机房、非线性编辑机房、摄影实验室、录音实验室、语音实验室、虚拟演播实验室、数字新闻出版实验室、档案信息化综合实验室以及电化教室等。此外建有“都市文化研究”、“东方语言学”、“文贝”、“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非洲研究中心”、“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上海编辑出版网”7个网站和1个学院网页。

学院现有本科学生2232名,研究生913名(包括来自国外和海外的学生)。学院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开设学院平台课程,文史渗透;举办名家讲座,开阔学生学术视野;加强外语训练,聘请外国教师讲课;强调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配合,由实验中心提供设备支持;注重实习环节,抓好基本功训练。学习优秀的学生在校期间将有机会出国进修学业和实习,部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出国学习和实习率达到50%以上。

学院以明确的学业要求与社会意识制定学生培养方案,使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具有扎实的基础,并有良好的创业和就业能力。

专业简介

汉语言文学(基地班)专业

本专业是国家教育部在我校设立的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旨在培养理论思维型人才,学生毕业后从事文科基础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学院选派学有专长的专家学者承担专业课教学,配备高学历的导师,并把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提升学生的学术层次、拓展学生的实际能力作为培养目标。

本专业实行“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一体化与分流制的教学模式。品学兼优的本科生毕业后可直接推荐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学院的中国语言文学类的9个硕士点和8个博士点为学生直升研究生提供便利。

本专业由国家教育部直接领导,由市教委及学校拨款投资,教学设备先进。学院为该专业学生单独开放资料室以及计算机房,学生可免费上网。品学兼优的学生可获得高额奖学金。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普通逻辑、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美学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的历届毕业生有30~50%直升研究生,其余的被政府机关、报社、电视台、杂志社等单位录用。

咨询电话:64322805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等学校语文教师和高素质文职人员。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普通逻辑、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比较文学、美学、写作、语文教学法等必修课,设有先锋派诗歌、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小说、中国文化史、欧美文学、虚词研究、儿童文学、俄罗斯作家与作品、文学观念与批评方法、港台文学研究等选修课,并开设文学鉴赏副修系列课程。

就业方向:历届毕业生主要被各类学校、政府机关、报社、电视台、杂志社等单位录用。

咨询电话:64322805

历史学(师范)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中等学校历史教师和高素质文职人员。

本专业的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除开设与历史相关的课程外,还设置与中学《社会》课相关的课程,培养学生一专多能,使学生不仅成为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还能适应中学双语教学和《社会》课的教学需要。

历史系拥有不少国内外知名学者,设有世界史和中国历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以及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历史文献学、国际关系史、世界史和历史教学论等博士点、硕士点,为学生的深造提供了有利条件。

主要课程:除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外语、计算机等主干课程和基础课程外,还设置中外文化史、西方思想史、宗教史、美国史、上海史、秘密社会史、中外史学史、比较历史教育研究、文艺复兴史、当代社会研究等专业课程。学生在校期间,组织赴洛阳、西安等地考察。学习优良者将获得奖学金。本专业还与美国怀俄明大学签有4+1本科生交流合作项目。

就业方向:历届毕业生多在政府机关、大专院校、报社、杂志社、中学等单位工作。

咨询电话:64322805

古典文献学专业

我校古典文献专业是我国重点培养古典文献研究和教学人才的五大基地之一(另四个是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大、陕西师大),受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的业务领导。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专业理论和技能,从事古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的专门人才。通过专业学习,学生将具有扎实的传统文史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能以现代手段从事古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可胜任相关领域的文化事业工作。专业培养出大量活跃在政府、教育、文化行业上的各类人才,如团市委书记徐未晚、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王立翔等。

本专业特别重视学生传统文化底蕴和英语能力的培养。学习成绩优良者,享有全国高校的特殊奖学金和普通奖学金,获得率达50%。

主要课程:英语、写作、中国文学史、中国史、文字学、目录版本学、校勘学、编辑出版学、文史典籍、先秦学术概论、历史地理、中国文化史、中国思想史、唐诗研究、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经济史、旅游与中国文化、旅游美学、礼仪文化、海外汉学研究、历史文化名城等。在校期间,每届学生都会安排赴文化胜地考察,还会选拨部分学生赴港台地区高校进行短期学习,安排学生到上海主要文化、教育单位进行专业实习。

就业方向:历年毕业生除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外,进入图书、编辑出版、档案、政府机关、学校等单位。

咨询电话:64322805

社会工作专业

本专业是配合国家福利制度和社会管理方面的改革发展起来的应用型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专业理论和实务工作技巧的新型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人才。在课程设计与教学上强调广泛涉猎社会科学知识,突出培养领导才能与沟通技巧、资源整合与协调能力,重视对社会现实的了解与适应。

主要课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技巧、人类行为与环境、文化人类学等,并开设专业选修课,包括青少年社区工作、学校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司法社会工作等。

本专业是全国第一批设置的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积累了较长的办学历史、完善的教学设施、优秀的师资队伍、丰富的校友网络。本专业所在社会学系可授予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人类学硕士、社会学硕士学位,拥有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师大分中心。社会工作专业师资在全国社会工作界崭露头角,核心成员持有日本、澳大利亚、香港等海外学位。在奉贤校区建有社会工作实验室,徐汇校区也在筹建另一实验室;在上海、江苏等地建成各类社会工作实习基地20 多个,尤其在上海借助校友网络在三甲医院、民政局所属事业单位、浦东公益园区建有10多个实习实践基地。至今已有13 届本科毕业生,许多人成为与社会工作相关的党政机关、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骨干及实务精英,尤其是在上海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多名毕业生成为专业督导或管理者,在业界享有很好口碑。进入企业的毕业生多从事培训、人力资源等工作,人际技巧特色突出,薪酬理想。

本专业尤其重视本科生海外交流,除每年都有学生参与学校统一管理的海外交流项目外,专业自身也积极设立交流项目。已连续三年参与中日韩大学生论坛,2015年与台湾东吴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可选派学生进行暑期和学期交流。

就业方向:社会工作机构、社会福利部门、学校、医院、企业、基层政府等单位。

咨询电话:64322805

档案学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系统的现代档案学基础知识和信息化理念与技能的,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种信息机构从事现代文档管理、信息管理与服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本专业立足社会信息化,要求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并重。本专业与多家信息服务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拥有一套成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就业前景好。

主要课程:信息管理基础、管理学原理、档案学概论、公文处理、档案管理学、档案信息化概论、计算机程序设计、电子文件管理、档案保护技术、档案法规、中国档案史、外国档案管理、科技档案管理、档案开发与利用、数据库应用、数字档案馆、计算机网络、电子政务、专业英语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将进入党、政、军机关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各类档案馆、信息资源开发、咨询机构;相关专业教育和科研单位。

咨询电话:64322805

编辑出版学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各类书、报、期刊杂志、网站等新媒体出版的编辑、制作、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习时间四年,提倡第二专业学习。课程特色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

主要课程:媒介融合基础、中西文化史、现代汉语、编辑理论与实务、出版审校业务、媒介营销实务、版权贸易实务、报纸编辑学、杂志编辑学、网页设计、出版装帧设计、数字出版理论与实践、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电子与网络出版、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策划与编辑、摄影基础等。

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拥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新华传媒集团、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等实力雄厚的新闻出版传媒实习基地,以及数字新闻出版实验室。与美国享有盛名的密苏里新闻学院、英国龙比亚大学建立了海外暑期文化交流与联合培养机制。学生在掌握出版和编辑学基础理论的同时,将受到出版流程完整的项目基本能力培训,包括对市场信息的搜索和分析、选题与营销策划、资金的运用和管理,书、报、刊、网站等文字与图片的编辑加工,以及现代出版技术等各方面操作环节的训练学习。具有较广阔的就业前景,十余年来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就业方向:出版社、杂志社、报社、图书公司、新媒体公司、政府与企业信息传媒部门、电台、电视台等文化传播媒体单位。

咨询电话:64322805

广告学专业

本专业主要为各类传统和新媒体、广告公司、工商企业等单位培养创意策划、视觉设计、活动公关、媒介推广、品牌跨文化传播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

本专业办学历史近20年,系教育部广告特色专业、上海市教育高地,在2004年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的高校广告专业专项调查中,知名度排名全国第三,在上海广告业界亦具有良好口碑,就业前景广阔,近年来就业率100%。

本专业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设备先进,教师团队优秀,教学模式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主要课程:市场营销、消费者洞察、广告创意、影视广告、平面广告、新媒体广告与传播、博览与会展等。

就业方向:传统与新媒体、广告公司、工商企业等。

咨询电话:64322805

广播电视学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既能掌握广播电视学相关理论,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与法规,了解中外广播电视事业历史与现状,又能在新媒体环境中掌握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并进行相应实践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

本专业充分依托和整合学院优势资源,尤其是丰富的人文社科资源,拥有一批具有传统广电以及新媒体实践经验、高学历并普遍拥有海外经历的师资力量,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特色优势。具备齐全的教学实验设备,实验条件良好,拥有110平方米的虚拟演播室附控制室,同时添置了一批可供相关课程以及学生课外作业使用的小高清摄像机和数码照相机。

本专业高度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近年来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领域顶尖的星空华文国际传媒有限公司签署了实习基地协议,并被学校列为校级示范性培育基地。《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舞林大会》、《出彩中国人》、《中国好舞蹈》、《中国好男儿》等享有高收视率的知名娱乐节目均出自于该公司。该实习基地的建成为学生们提供了充足而稳定的全球范围内顶尖的节目制作实习机会,也提供了难得的就业渠道。近年来就业状况始终保持良好态势,2014年签约率及就业率均达到了100%,位居全校前列。

主要课程:广播电视概论、新闻学概论、中外新闻史、新闻传播伦理法规、电视摄像、电视编辑制作、新闻采访写作、新闻评论、媒介批评、营销管理、公共关系学、网络原理与应用、网络新闻编辑与策划、媒介市场分析、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商业新闻报道专题、广电节目策划与推广、媒介经营管理等。

就业方向:可在广播电视等新闻机构、政府与大型企事业单位、网络媒体、文化传播公司、网络与数码信息公司从事采编、制作、栏目策划与主持、经营管理等相关工作。

咨询电话:64322805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本专业旨在为各级广播电视机构、报纸杂志、网络传媒及各类单位的电教中心培养编导、编辑、创意策划、文案、摄影、摄像、文化营销等高级专业人才。拥有一流的师资和先进的设备,有多名著名编剧、导演和影视制作人在一线授课。

本专业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作品多次被影视机构采用播出并获奖。本专业还拥有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点、电影学硕士点及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点,为学生深造创造有利条件。目前已有多届本科学生毕业,就业情况良好。

主要课程:影视艺术概论、影视史、文学写作、影视剧作、戏剧概述、传播学、影视编导、影视制作、摄影、摄像、外国文学史、专业英语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将进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传媒、文体演出等部门工作。

咨询电话:64322805

摄影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传统及数码摄影专业知识、较强的摄影行业管理能力的专门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本专业教学注重开拓传统摄影的教学、研究领域,更关注数码摄影、摄像技术以及现代传播理念。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摄影和摄像中的广泛应用,为人们提供了无限伸展想象的可能。因此本专业要求学生在熟悉传统摄影手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数码图像技术,能在未来拥有更多的一展身手的能力。

主要课程:基础摄影、数码摄影技巧、数码电视节目制作、网络图像设计与传播、影视艺术研究、数码影像处理、平面设计与印刷定稿、摄影发展史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将成为新闻报业的摄影记者,各类杂志的专职摄影师和摄影编辑,婚纱和人像影楼的专职摄影师,广告公司和大型企业的独立摄影师,摄影工作室摄影师以及从事其他各种新型传播媒体的职业人员,包括网络图片库、图片市场调研等与传播相关的工作者。

咨询电话:64322805

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视野开阔、文笔功力过硬、文化素养良好、具有亲和力与沟通协调能力的复合型女性人才。

主要课程:写作、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美学、逻辑学、比较文学、影视文学、儿童文学、英语诗歌选读、世界文明史、中国文化史、中外礼仪、秘书学、社会工作研究、心理学、公共关系学、广告学、现代办公室管理、女性学、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将进入各级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中外大企业、报刊媒体及学校任职。

咨询电话:64322805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文化产业从业者和管理经营人才缺口突出,为了培养急需人才,学院于2008年首次设置本专业,目的是服务于上海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该专业培养具备较高综合文化素质,掌握文化产业管理、文化行政管理和文化企业经营基础知识、文化政策和法律知识,了解国内外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强、协调能力强的文化产业管理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艺术学基础、美学原理、中外文学史、中外文化史、中外艺术史、文化产业概论、文化市场营销学、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文化政策与法规、国际商法、市场调查与分析、文化传播学、会展与大型活动策划、文化人力资源学、文化产业案例分析、宗教文化概论、公共关系学、国际公关礼仪、广告策划、电子商务、网络传播应用等。

就业方向:在文化企业、大型社区组织、其他各种部门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品营销、文化活动策划、文化经纪、文化产业培训等工作。

咨询电话:64322805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是集教学、科研和服务于一体的二级学院,是融职前培养、职后进修于一体的规模化教师教育基地。学院拥有教育学、心理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教师教育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8个博士学位授予点;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等1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5个本科专业,分别是教育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学院现有在读本科生1600余人,在读研究生(含在职教育硕士)800余人。另外还拥有比较教育、情感教育心理学等5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学院拥有一支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48人,专任教师11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5人,副教授54人。专任教师中获得博士学位70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3人。

学院建有设施一流的心理学实验中心,教师教学技能实训中心,图书资料中心,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中心以及心理咨询中心,可为学生提供严格、系统、适应面广的专业训练。全新落成的上海市教师教育基地,含有设备先进、设施一流的实验、培训中心,能全面体现教育学院的教师教育理念和水准,为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培养一流师资提供全方位服务。

学院在闵行区建有实验幼儿园,并在上海市众多一流中小学、企事业单位设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实践锻炼机会。

近年来,学院的国际办学不断扩大,与多个国家相关专业建立了合作培养关系,学生在学期间,达到一定外语水平、满足相关专业学习条件,有很多机会赴境外学习、见习,拓展专业视野。

专业简介

公共事业管理(师范)专业简介

本专业主要面向基础教育,以及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力量办学等机构,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能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需要,具有宽厚知识、卓越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育管理专业人才。具有以下特色:(1)强调厚基础、宽口径,以及复合型应用性人才规格;(2)将学生培养成理论基础扎实、视野宽宏、专业精神强健的新一代教育管理者;(3)着重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等专业能力;(4)强化教学及班级管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教学基本技能与方法的基础上,体现出管理与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的特长。

专业所在的教育管理系始建于1983年,曾经为上海教育系统培养了包括“上海市教育功臣”刘京海、仇忠海等在内的一大批优秀的管理人才,活跃在上海乃至全国及海外的教育人才更是不可胜数。

主要课程:教育通论、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管理伦理、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政策、实用统计学、管理定量分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管理学、统计软件、教育科研方法等专业必修课。此外还开设教育技术学、教学技能与方法、教育评价、教育法学、教育测量、教育社会学、学校管理实务、中小学班级管理、课程开发与管理等专业课和选修课。

就业方向: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学科研人员,以及从事教务、学生、人事、总务、行政管理工作的职员,还包括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中的社区、社会团体及其业务职能部门中的职业培训、行政事务、劳动人事、公共关系等部门的职员以及相应的教学科研人员。近三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100%。

咨询电话:64328625

小学教育专业

本专业是教育部评定的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在探索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教材建设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并为上海市培养了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小学教师。

本专业设文科和理科两个培养方向,旨在培养具有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良好的艺术修养,具备一定的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能适应现代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小学教师。

主要课程:人类与社会、人类与自然、汉语通论、写作、儿童文学、大学数学、概率统计、初等教育学、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小学生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小学自然科学课程与教学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能够适应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和研究工作,并能够在其他部门从事相关工作。近五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

咨询电话:64328625

学前教育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密切结合起来,能从事学前教育机构教学与管理工作、卫生保健工作、社区早期教育工作和其他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保健工作,也能在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园外教育服务机构从事相关工作,有良好的专业功底和艺术修养的人才。

主要课程:儿童发展0-8、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家庭与社区教育、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学前卫生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以及音乐基础、美术基础等。幼儿园教育教学方向的课程有,幼儿语言教育、幼儿科学教育、幼儿健康教育、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估等。

就业方向:从事学前儿童教育教学、幼儿卫生保健、幼儿园管理、学前教育研究工作,或在其他部门从事相关工作。以往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咨询电话:64328625

应用心理学专业

本专业是我校的非师范专业之一。旨在培养具备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初步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有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应用心理学的知识与技术为特色,在经济、社会和教育领域的各行业里有所作为的复合型人才。

具体说来,本专业培养三个方面的心理学专业人才:(1)有志于在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攻读心理学或相关专业研究生,从事心理科学或相关学科研究工作;(2)有志于在各类企事业机构或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3)有志于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和中介机构里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就业指导和市场调查等工作。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生理解剖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西方心理学史、行为分析方法、认知心理学、学校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心理诊断与评估、组织行为学、市场调查、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人员培训、职业心理指导等。除了课程学习,本专业还通过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锻炼机会。

就业方向:(1)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测评、员工培训等工作;(2)企业的调研部或专门的信息公司,从事心理学专业学生特长的技术工作,如策划市场调查,设计营销策略,对数据做统计分析,为决策提供咨询意见;(3)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种社会机构,从事心理学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咨询电话:64328625

教育学专业

本专业是上海师范大学的特色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扎实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教育教学工作能力,适应现代社会教育发展需要的人才。本专业人才除了适合中小幼教育机构以外,同样适合进入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企业培训机构等从事教育工作。

主要课程:包括专业课与选修课等若干板块,主要有:教育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德育原理、终身教育概论、教育哲学、教育与心理统计、教育管理学、比较教育、教育社会学、教育科研方法、教育技术、教师教育、教育评价、学科教育学、学科课程与教材研究、学科教学与课例研究、儿童学研究、心理咨询、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

就业方向:主要为各级各类学校、社会教育机构等单位的专职教师,或在其他部门从事相关工作。本专业尤其希望毕业生进一步深造。往届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

咨询电话:64328625

法政学院

法政学院集中了本校政治学、法学、公共管理和社会学等诸多社会科学学科,设有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四个本科专业。现有教授14名,副教授32名。近年来,学院各学科发展迅猛,实力不断增强,在国内同类二级学院中脱颖而出。学院现设有政治学、法学、公共行政管理和社会学等一级学科硕士点,同时设有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等专业学位硕士点,可为学生继续深造提供良好的机会和条件。

哲学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30名左右。现有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等7个硕士点每年招生40名左右,并有博士后流动站。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博士生导师9名,教授11名。

专业简介

公共管理类专业

公共管理类专业包括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个本科专业。

公共管理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熟悉公共管理专业知识及相关政策法规,掌握相关业务和实际操作技能,具有较强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管理人才。

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该类专业不仅注重专业理论及知识的传授,而且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开设有社会实践系列课程,对计算机应用及外语能力有严格要求。三年级时根据学生意愿进行直接就业、考研究生、考公务员的合理分流,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四年级时安排长期、系列的专业实习,寒暑假组织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为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行政管理系、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现有专任教师27名,其中教授有7人、副教授16人,已获博士学位者有18人、硕士学位者有5人。两系目前拥有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面包括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下面包括行政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管理、土地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二级学科硕士点)、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与人文学院合办)和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点(MPA),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校是上海最早创办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三所高校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初创办该专业以来,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7年行政管理学科被列入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十几年来,该专业为上海市及其他省市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保持在98%左右,在设置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上海高校中位居第三。在毕业的学生中,一部分考取为公务员,一部分录取为研究生(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大部分则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如上海戏剧学院、渣打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上海百联集团、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上海烟草集团、招商局上海公司、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陶氏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伊莱克斯(中国)电器有限公司、瑞金医院、盛大网络、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我校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于2006年设立的新专业,随着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蓬勃发展,该专业学生就业前景良好。

主要课程:行政管理专业有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公共经济学、社会保障学、管理心理学、公共政策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统计学、秘书与档案管理、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等课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有管理学、社会学、公共经济学、社会保障学、人力资源管理、行政法、西方经济学、人口学、财政学、劳动经济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外国社会保障制度、保险学、发展与就业、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课程。

就业方向:本类专业毕业生可在党政机关、城镇社区、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劳动仲裁机构、保险机构、社会团体等从事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工作。

咨询电话:64324529

法学专业

本专业依托上海的经济发展及其国际化视野,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系统掌握法学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相关政策,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高度专业化与充分复合型的“现代司法政务与商务法律”特色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当代法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法治理念;掌握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掌握我国政治、行政以及法律制度运作的一般规则;掌握我国现行各主要部门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及其实施和运用;把握当代法学的理论前沿和法治建设的趋势;掌握处理法律事务的基本知识、基本程序以及基本技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能;具备适应社会生活变化与自身发展的能力。

法学专业具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科研成果丰硕。现有教师27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4人。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含理论法学、法律史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环境法学、国际法学、诉讼法学等9个二级硕士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博士点招收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实践方向博士点。拥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含法学本科法律硕士、非法学本科法律硕士和在职法律硕士),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创造了条件。

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法、社会法等。选修课程有: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海商法、国际商事仲裁法、国际组织法、冲突法法律方法、法律职业、模拟法庭等。

就业方向:学生主要进入司法系统、行政机关、律师事务所、事业单位、中外金融机构、中外企业法务部门等从事现代商务和政务法律实践工作。近两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在毕业生中,部分考取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研究生或者直升本校研究生,部分到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徐汇区人民法院、嘉定区人民法院、南汇区人民法院等司法部门工作,部分到上海市监狱管理局、上海市水务局、上海边检总站、长宁区房地产管理局等机关工作,还有一部分到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法务部门工作。

咨询电话:64324529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建于2002年,是上海市最早创建的人力资源本科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系有专职教师1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本专业自创建以来,得到了良好的发展,500多名毕业生多数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各类组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本专业旨在培养在管理、经济、法律、心理等方面具有较宽知识面,了解国际、国内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最新成果,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外语,能够实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运作或能够进一步展开研究的管理人才和教学科研人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具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基本技能以及较强的人际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熟悉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以培养能在各类企业、事业组织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创业管理、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招聘管理与人才测评、绩效管理、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组织与工作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职业生涯管理、工效学等。

本专业是应用型专业,实践性较强。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专业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案例教学。同时,本专业开设了3门人力资源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设计等环节着重学生实践技能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本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深受所在单位好评和重视。另外,因“人力资源是组织的第一资源”,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受到各类组织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本专业的就业去向较为宽泛,就业形势较好。

就业方向:

①各类企业组织(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行政部门。

②各类事业单位(如医院、学校等)及社会团体的人事部门。

③各类管理咨询公司。

④各类人才中介公司,包括猎头公司。

⑤可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机关的人事部门。

⑥需要文科及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任何单位。

⑦考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咨询电话:64324529

哲学专业

本专业旨在为各类学校、党政机关、城市社区以及企事业单位培养、输送政治素质高、人格品质好、专业基础扎实、思维敏锐又有一定组织、管理、协调能力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适应社会发展、特别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需要。

通过本专业的培养,学生将具有扎实的哲学基础理论和宽广的哲学专业知识,熟悉中西方哲学及各二级学科的基础知识,并对其中1-2个学科的理论知识有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知识,了解国内外哲学理论发展的前沿状况;富于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从事本专业和相邻专业实际工作的素质与能力,包括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管理与组织能力及较强的学科迁移能力和社会调查、实践的能力等;熟悉一门外语,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学院自2010年起,设有面向本科生的奖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奖励学生参加创新课题和报考研究生。

主要课程: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逻辑学、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宗教学概论、数理逻辑、伦理学、美学等核心课程,选修课程涉及公共管理、决策思维、法律及文化建设等课程。

就业方向:学生将进入各类学校、党政机关、城市社区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部分学生考研或直升本校读研究生继续深造。

咨询电话:64323257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08年10月成立,是上海首家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一个独立的、直属于学校领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的二级机构。学院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系和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教学部。思想政治教育系的前身是五十年代成立的政治教育系,公共课教学部的前身是马列教研部。学院的职能定位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机构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的依托单位,是上海师范大学人文综合素质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基地。

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所属全部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硕士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课程与教学论(思政)、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思政)、在职学科教学(思政)。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1个。专业设置覆盖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群。

学院现有教师4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职教师25名(正教授7名),45岁以下29人,硕士以上学位4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2人),在读博士学位者1人。专任教师队伍结构趋向合理。学院除承担全校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硕、博)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外,还承担着思想政治专业本科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硕、博)专业课的教学工作。

专业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创建于1954年,是我校建校时就设置的传统师范类专业,有着60多年的办学历史,属于学校优先发展的专业之一。60多年来,本专业为华东地区,尤其是上海地方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师、学校团队德育教师、企事业单位政工干部等社会有用人才,为上海社会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08年,通过教育部高校专业教学评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评估成绩为优。

本专业旨在培养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为基础理论,同时掌握哲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具有综合素质的社会科学应用人才。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学生在学期间还要接受教育技能和科研写作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具备从事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基本能力。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适应性,学院开设哲学与人文、政治与经济、法学与社会等系列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形成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

专业特色:1、师范性。依托学校教育学院的力量,为学生设置了全面、系统的公共师范教育类课程;课程设置与中学政治学科内容有极强的同构性;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作为中学政治教师职前培养来做。2、实践性。设置了大量实践技能类课程及实践环节;形成了以教育见习、微格教学、中学德育实践、教育实习、教育研习构成的五阶段教育实践体系;创建了一批德育实践与教育实习基地;拥有一支由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研员、特级教师、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教育实践指导队伍。

主要课程:哲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

就业方向:小学、中学、中等学校以及其他各类学校的教师、辅导员,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机构的政工干部、管理和文秘人员;历届毕业生均有较好的就业机会,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89%以上。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免试直升本校研究生或考取上海市及国内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荣获上海师范大学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本科优胜专业。

咨询电话:64328930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已有59年历史,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设施,健康的学习氛围。现有教职工150名,专任教师123名,其中正教授7名、副教授27名。学院设有英语系、日语系、大学外语部、师资及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建有“英语语言与教学”、“英语文学”、“跨文化交际与翻译”和“日本语言与文化”等6个研究所。学院已有“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课程与教学论(英语)”、“日语语言文学”、“翻译”专业硕士、“英语教育”专业硕士等六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筹建“法语语言文学”硕士点。

学院建有先进的语言实验室33个,包括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数字化语言综合实验室,可同时提供1300名学生进行视听说课程教学;有供学生自主使用的人机互动式语言训练实验室,交际场景模拟实验室。有先进的音视频录制、编辑系统。有设备齐全的多媒体教室、影视厅及影视观摩室、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同声传译会议及训练系统、计算机教学课件编辑室。有收藏丰富、种类繁多的文字、音像资料室。学院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美国、英国、新西兰、日本等国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国内继续与许多高校保持并发展着良好、有效的协作与合作。

多年来,学院坚持进行教学改革,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的教风与学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参加全国或校际校内各类素质竞赛获得优异成绩;各类专业考试通过率在全国同类高校英语专业或师范院校中名列前茅。近年来学院以专业活动竞赛为平台,分层分类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韩素音青年翻译竞赛”、“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华澳杯英语演讲大赛”、“外研社杯写作比赛”等国家级、市级竞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临场应对能力。学院积极拓宽渠道,通过“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上海国际青少年科技博览会”、“上海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中国文化遗产日”、“2014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上海索道滑水世界杯”、“上海国际马文化节”、“ATP网球大师赛”等大型赛事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外国语学院注重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德、智、体、能素质的全面培养。为适应经济建设发展和市场需求,学院开设了系列应用性课程。学院各专业毕业生语言基本功扎实,工作适应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除了在学校就业任教外,签约的工作单位还有:政府各类部门,如:工商管理、外事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网络、媒体、信息咨询部门;对外服务机构、领馆;银行、证券公司;交通运输、旅游、酒店;中外合资、独资企业,跨国集团、公司等。近年来(包括英语专业、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

专业简介

英语(师范)专业

本专业旨在为上海市普教系统培养、输送合格的英语师资以及学有专长的中学双语教学师资。

主要课程:英语实践(综合英语、语音、语法、视听说等)、英语修辞与作文、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翻译、第二外语、教育学、心理学、中学英语教材教法、计算机应用等。学院开设多种类的选修课程供各年级学生选修。

就业方向:普教系统、外贸、旅游、涉外企事业等部门。

咨询电话:64323801 64321755

英语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外贸、旅游、涉外企事业管理等社会急需的英语人才。

主要课程:英语实践(综合英语、语音、语法、视听说等)、翻译、第二外语、计算机应用、商务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涉外文秘、国际金融、市场营销、外贸函电等。学院开设多种类的选修课程供各年级学生选修。

就业方向:主要适应外贸、旅游、涉外企事业管理等社会急需的英语应用岗位。

咨询电话:64323801 64321755

日语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可以适应金融、外贸、涉外企事业、旅游、宾馆等部门的需求。

主要课程:基础日语、日语听说、阅读、写作、翻译、计算机操作、经贸基础、国际金融、国际商务、公共关系原理、第二外语、旅游等,并开设十多门包括语言、文化、应用等方面的选修课程。

就业方向:金融、外贸、涉外企事业、旅游、宾馆等部门。

咨询电话:64323801 64321755

音乐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现有教职工125人,其中正教授10人、副教授40人。学院现有音乐学硕士和艺术硕士培养点(面向全国招生)以及音乐学、音乐表演、录音艺术、舞蹈学四个本科专业。2014年,学院与俄罗斯格拉组诺夫音乐科学院合作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得教育部正式批复并开始招生。学院音乐学专业学生多次在全国音乐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中获得金奖,舞蹈学专业学生在全国舞蹈比赛中也多次获得奖项。以学院师生为主体的上海师范大学万方青年交响乐团、上海师范大学舞蹈团和上海师范大学行知少女合唱团等七个艺术团队在上海乃至全国享有盛誉。我院每年的考研率30%左右。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发展,我院将每年选派优秀学生赴欧美高水平大学专业音乐学院进行各种交流学习。

专业简介

音乐学(师范)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音乐教师和社会所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主要课程:乐理、视唱练耳、艺术概论、和声、歌曲作法、曲式与分析、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钢琴即兴伴奏、合唱指挥、声乐、钢琴、器乐、电脑音乐、音乐教学论等。

就业方向:音乐教育工作者、社会音乐工作者。音乐学(师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98%以上。

咨询电话:64322943

音乐表演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类艺术团体音乐表演人才、社会所需的音乐工作者。2011年音乐表演专业另招部分具有较高演奏水准的弦乐(低音倍司、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管乐(小号、长号、圆号、大号)、木管(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打击乐(定音鼓、小军鼓、木琴、马林巴)演奏员,以充实上海师范大学万方青年交响乐团。

主要课程:乐理、视唱练耳、艺术概论、和声、曲式与分析、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合唱指挥、声乐、钢琴、器乐等。

就业方向:音乐表演工作者、社会音乐工作者。表演方向毕业生就业率在98%以上。

咨询电话:64322943

音乐表演专业(中外合作)

上海师范大学与俄罗斯国立格拉祖诺夫音乐学院合作举办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旨在充分引进俄方音乐表演的优质教育资源,借鉴俄方音乐教育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我校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综合竞争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音乐人才培养基地,为上海和全国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音乐理论和技能深厚的国际化音乐专业人才。本专业2014年开始招生。

该项目有5年制(中俄3+2)和4年制(全程在我校学习)两种学制模式。其中5年制模式学生前3年在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习,后两年在俄罗斯格拉祖诺夫音乐学院学习。如期完成学业者,颁发上海师范大学本科毕业文凭和学士学位以及俄罗斯彼得罗扎沃茨克国立格拉祖诺夫音乐学院“音乐专家文凭”(即:俄罗斯高等教育毕业文凭,中国教育部认证为与硕士研究生学位属同一层次。);4年制模式学生4年都在上海师范大学学习,完成学业者颁发上海师范大学本科毕业文凭和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主要课程:乐理、视唱练耳、艺术概论、和声、曲式与分析、音乐史、音乐欣赏、合唱指挥、声乐、钢琴、器乐等。

就业方向:国内外音乐表演工作者、社会音乐工作者。

咨询电话:64322943

录音艺术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数字音乐设计、影视动漫配乐、音乐录音、现场扩声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可从事数字音乐制作、电子游戏和音乐网站的音乐设计、教育教学机构、音像加工制作、文艺团体、广播、电视、电影、唱片制作等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实用人才。

主要课程:MIDI技术与应用、通俗音乐创编与制作、影视音乐音效设计、JAZZ钢琴、歌曲作法、应用作曲技术理论、音乐绘谱技巧、声音合成与采样、录音技术、数字音频、现场扩声技术、音乐声学等。

就业方向:上海地区以及全国各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音乐制作人和录音技术人员;各类电台、电视台、出版社、唱片厂、影剧场、文化宫馆、艺术团体、录音艺术室(公司)及音乐网站等单位的录音艺术人员或录音师;高等音乐院校和其他学校专业课程的电子课件录音艺术人员;高等音乐院校及其他艺术院校、普通高校、职业学校或其他学校的视听系统操作和管理人员等。录音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

咨询电话:64322943

舞蹈学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社会所需的通舞艺、懂舞论、能教会编的舞蹈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芭蕾基训、现代舞基训、中国代表性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西方流行舞、编舞技理、中外舞蹈史、舞蹈鉴赏、艺术概论、乐理、中外音乐欣赏等。

就业方向:舞蹈演员、舞蹈教师。毕业生就业率在98%以上。

咨询电话:64322943

美术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始创于1971年,是沪上历史最悠久,现有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雄厚的综合性专业美术院校之一。学院不仅拥有院长俞晓夫以及著名艺术史论家范景中等大师级学科带头人,同时还常年聘请张培成、萧海春、黄阿忠、夏葆元等著名画家担任兼职教授,并拥有一大批在沪上乃至全国都享有很高声誉的中青年画家和艺术设计师,多年来为上海及全国培养了大量的艺术、艺术教育和设计人才。

学院现设有美术系和设计系,下设美术教育教研室、西画教研室、中国画教研室、书法教研室、版画教研室、雕塑教研室、史论教研室、视觉传达教研室、环境艺术教研室、产品设计教研室,拥有教职员工89人,其中正教授8人、副教授26人。目前学院开设的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有:美术学(师范)、绘画(油画、版画)、中国画(含书法)、雕塑;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同时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学、艺术硕士(MFA)、美术学科教学论等硕士点,招收具象油画、综合绘画、油画创作、油画材料与技法、当代油画、中国画、版画、美术史论、壁画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美术学科教学论等专业方向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以及美术和艺术设计两个方向的专业艺术硕士。

本院资料室拥有中外图书资料一万多册,中外报刊杂志千余种、电子文档室;学院设有“无形画廊”,不断举办各种美术展览;还建有相当规模的电脑机房、工业造型车间、广告摄影室、印刷实验室、版画车间、陶艺车间、雕塑大棚、国画临摹室、油画材料工作室等设施,是沪上美术教育、美术创作和艺术设计的重要基地。长期以来,学院广泛联系上海市广大中小学,建立了大量教育实习基地,保证了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场所和实习质量。学院还与上海企业界建立了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设计实习基地,为学生就业准备及就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帮助。

学院国际化程度较高,与韩国、波兰、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等国际一流高校建立深入而频繁的联系。本科学生有大量机会参与暑期实习、交换生、工作营、进修学习等项目。优秀的本科与硕士毕业生能被推荐进入波兰波兹南艺术大学及韩国汉阳大学攻读硕、博士学位。研究生可在二年级赴海外进行为期一学年的学习。自2010年以来,累计派出各类交流生120余名。同时,学院常年聘请境外专家赴美院进行授课、讲座、开设研讨会,举办展览等。

近年来,美术学院在教学、科研、创作及学生就业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教师和学生的作品频频入选国内外重大展览会,并多次获得重大奖项和荣誉。2012年,学院成立了“历史画创作与研究基地”,学院师生在院长俞晓夫老师的带领下积极投入历史画创作,先后组织并参与了“纪念刘少奇诞辰115周年美术作品展”、“毛泽东诗词意境美术作品展”等。有13位教师和10位学生参与绘制14幅“上海历史文脉”历史画,作品为“中华艺术宫”永久收藏。

专业简介

美术学(师范)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美术观念和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美术史论、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美术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能够从事美术教学与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或能够在美术馆、博物馆、画廊、拍卖行以及出版社、杂志社等专业机构从事相关的研究与管理工作的人才。

主要课程: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现代艺术史、素描基础、色彩绘画基础、设计基础、雕塑基础、国画基础、书法与篆刻、美学,以及教育类课程、美术教学论等;师范方向开设素描、油画、中国画、版画、综合绘画、专业研修。

就业方向:美术教育工作及各类美术研究与管理相关工作。

咨询电话: 64322993 64322988 64324525

绘画专业

本专业设有油画、版画等专业方向。培养具备现代美术观念、掌握美术基本理论,既能掌握油画或版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又有一定创作能力的素质全面的专门人才。并具备与绘画相关教学、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能在文化艺术领域、教育、设计、研究、出版、管理单位从事教学、研究、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现代艺术史、素描、色彩、油画、坦培拉、设计基础、雕塑基础等。

咨询电话: 64322993 64322988 64324525

中国画专业

本专业下设国画和书法两个方向。国画、书法是专门研究中国绘画和书法的技法、鉴赏以及相关的创作、品评理论的学科。学科的研究目的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中国绘画、书法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包括海派绘画、书法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当代潮流的探索与拓变。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传统中国绘画、书法基本理论和技法语言形式,了解海派绘画、书法的精神内涵,具有较全面的艺术修养,能够对传统进行较深入系统的挖掘与研究,同时具备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

咨询电话: 64322993 64322988 64324525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本专业培养满足各级职能机构及创意设计部门需要的平面设计人才,并能从事普及型与职业型艺术设计教学的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学、形态构成、设计概论、美学、西方美术史等基础课程,以及标志设计、字体设计、图形想象、版式设计、书籍设计原理、书籍整体设计、海报设计、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包装设计概论、包装整体设计、广告摄影、企业形象设计、VI设计、展示设计、印刷基础、设计心理学等专业课程。

就业方向:社会所需的应用型视觉传达设计工作。

咨询电话: 64322993 64322988 64324525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本专业培养能在建筑设计院、建筑装修公司、家具行业、会展行业和房地产企业从事中小型建筑(含室内外环境)设计和项目策划、咨询工作的高级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当具备从市场调查、创意策划到具体设计、现场配合、专业拓展的基本能力和报考建筑师执照所需的知识结构。

主要课程:绘画、工程制图、模型制作等基本技能方面的课程,画法几何、材料与构造、力学与结构、建筑设备、业务管理等技术知识方面的课程,居住区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等专业实践方面的课程以及城乡规划、建筑历史、作品分析等专业理论方面的课程。

就业方向:社会所需的应用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

咨询电话:64322993 64322988 64324525

产品设计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产品设计基础理论、设计知识、先进的设计思想、熟练的设计表达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以及科研单